修“心”记——一个年轻心血管病人的生命接力
近日,泗洪医院由急诊年轻医生宋彩云接诊,心内科和急诊科密切协作,成功抢救一名35岁急性心梗患者。从患者的初始症状不明显,到争分夺秒,危急抢救,背负生命之重,上演了一场救治年轻生命的接力赛跑,最终患者抢救成功,重新迎接生命的美好。
5月16日12:29症状不明显 当天中午12:29,泗洪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位35岁的年轻人何某某,说自己“胸闷”。接诊医生宋彩云通过分析患者症状,立即完善相关生命体征检查。结果是患者心电图及肌钙蛋白等均正常。宋医生不放心,进一步做急诊胸部CT及血常规等检查,但是图片和指标显示均正常,进而排除肺炎、肺栓塞、气胸、肺不张等疾病。但患者仍反复诉胸闷,伴有全身出汗,就是没有明显的胸痛。
5月16日13:10是留观还是放行 此时距离第1份心电图检查时间已过约半小时,又再次复查心电图,仍然没有变化。但是宋彩云医生紧紧抓住患者仍然感觉胸闷未缓解的这一持续症状,认为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等一系列的阴性结果,并不能很好地匹配患者胸闷症状的不缓解。因为存疑所以提高了警惕性,在是否放行患者回家的决定上,宋医生选择了后者。通过与患者沟通,及时安排留观急诊室。在给予吸氧、心电监护等对症处理后,患者觉胸闷较入院时稍有好转,但诉双侧肩部酸痛且仍有少量出汗。 5月16日13:40症状初显 13点半左右,此时心电图监护较前两次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,于是又进行了第3次复查心电图。通过本次复查,发现心电图有了缺血改变。宋医生考虑“急性心肌梗塞”可能,及时请心内科医生会诊。于是立即联系心血管内科陈宏伟主任医师急会诊。陈主任确诊"急性心肌梗死"后,立即与患者家属沟通,建议行急诊冠脉造影检查。
5月16日14:20病情加重,勇闯生命禁区 征得家属同意后,立即开通导管室绿色通道,14:20到达导管室,行术前准备。在准备过程中,患者突发意识丧失,呼之不应,心电监护提示“持续性室颤”。陈宏伟主任当机立断,指示立即给予“电除颤”两次及“胺碘酮、利多卡因”等药物应用。与此同时,谈兆斌、陈元兵主任医师等争分夺秒加快手术进度,与“死神”赛跑,期望尽早明确患者病因。
5月16日14:30施行介入治疗 造影完成,提示前降支完全闭塞。立即与家属沟通,征得家属同意后,即行介入治疗。14:40分经球囊扩张后血流恢复,并植入一枚支架,血流开通及支架植入后,患者再次出现“再灌注心律失常”,仍以“室颤,室速”为主要表现,遂再次以药物复律,待病情稳定,安返病房。
这个年轻患者运气真是好!事后仔细想一想,如果急诊当班宋彩云医生不仔细地动态观测而是放其回家;或者在收住人院的路上,或是刚入住病房即发生猝死;或者本院没有这个疾病的处理技术,对患者或医院、接诊医师来说都会是一个不小的损失,且医患间有可能产生矛盾!
泗洪医院介入团队